企业AI论文数前十:美国6家,中国4家

企业的人工智能(AI)研究在加速,相关产业的范围正在扩大。分析过去10年有关AI的研究论文发现,不仅是IT(信息化技术),制药及医疗、能源和汽车等行业也出现高质量的成果。目前,围绕能生成流畅文章和逼真图像的AI,主导权竞争日趋激化,但在所有领域,数据的充分利用都越来越离不开AI。

日本经济新闻获得荷兰学术信息大型企业爱思唯尔(Elsevier)的协助,分析了2012~2021年的学术论文和学会论文。

美国有IBM和微软等6家企业、中国有国家电网和腾讯控股等4家进入累计论文篇数较多的企业前十。日本的最高排名是NTT的第12位。爱思唯尔根据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计算的质量指标显示,在论文篇数上居第3位的美国 Alphabet排在首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企业积极进行AI研究

在2012年发布100篇以上AI论文的只有IBM和微软。现在各企业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2019年以后排名前十的企业每年都发布100篇以上。

一般来说,发布论文的多为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但在AI领域,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联系密切,积极发布成果的企业也很多。按十年内各企业的累计论文篇数来看,IBM排在首位,在全球拥有约3000名研究人员,将AI定位为支柱之一。

IBM从半导体到软件、伦理等社会影响,广泛涉足AI相关的研究主题,在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根据科学成果开发出商用AI“沃森(Watson)”,通过云平台提供语言和声音等多种服务。

在研究的质量方面,企业的存在感也在提升。分析了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排在前10%的受关注论文。截至2012年,发布1篇以上受关注论文的企业仅为36家,但2021年达到约90家。

IT以外的行业也在产生高质量的成果。增长明显的是制药与医疗、能源、汽车。2012年时发布受关注论文的企业在各个行业分别仅为1家,但到2021年,制药和医疗增至13家,能源增至8家,而汽车增至7家。

制药和医疗是AI应用在诊断和新药等领域迅速推进的领域。2021年的受关注论文数最多的是英国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的21篇,排在企业整体的第13位。将AI应用于“理解希望治疗的疾病”、“成为药物的分子的设计”和“临床试验的加速”等方面,试图提高新药开发效率。

该公司除了与半导体企业美英伟达展开合作之外,还和AI新药初创企业英国BenevolentAI合作,以慢性肾脏病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为对象,推进5种以上的候选新药的开发。

在制药和医疗领域排在第2位的美国GE医疗(GE Healthcare)与美国的医疗机构和大学等合作,正在提高医疗用图像的AI分析技术。借助被称为“Edison”的AI服务,引进该公司诊断设备的医疗机构正在利用相关技术。

中国企业独霸能源行业AI研究

能源行业的前三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国家电网发布33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石油)为21篇,其旗下的研究所为15篇。国家电网分析被认为超过1亿台的智能电表的数据,将AI用于实现高效供电的智能电网(新一代供电网)等。中石油发布了在石油资源勘探等方面利用AI的论文。

汽车相关领域的首位是德国零部件大型企业博世的6篇。设置研究基地“博世AI中心”,正利用该企业230多家工厂的数据,推进工厂的数字化转型。

该中心自设立3年后收回初期投资,截至 2021年创造了近3亿欧元利润。力争在2025年之前以全部产品为对象,实现基于AI的开发和制造、AI的配备。

汽车相关领域的第2位是美国通用汽车和大众的4篇,第4位则是本田和法国法雷奥(Valeo)的3篇。AI对于自动驾驶、开发和生产的高效化都显得不可或缺。GM旗下的Cruise凭借自动驾驶技术而受到关注,与本田在联合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还与微软建立了合作关系。

从日本国内企业来看,发布受关注论文的有NTT、富士通、三菱电机和日立制作所等IT与电子企业,但其他产业的企业有限。

现在的AI热潮受到被称为“深度学习”的技术革新推动,开始于2012年前后,现在也并未出现热潮消退的迹象。目前,流畅处理语言、创造逼真图像的“生成AI”已成为研究开发的主战场。拉动此类最尖端研究的是美国科技大型企业。围绕具备高度对话能力的AI的利用等展开竞争,主导权之争预计将日趋激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