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天然化合物细胞工厂铸造平台,「生合万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36氪首发

36氪获悉,「生合万物」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中科天使、简朴资本跟投。据悉,此轮融资交易于今年10月初完成,募集资金将用于符合GMP规范的天然产物生物制造示范线建设,及产品的应用研发。探究资本为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生合万物成立于2021年11月,核心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由分子微生物学家赵国屏院士、有机化学家岳建民院士共建,在天然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方面经验丰富。


(资料图)

“作为一家用合成生物学技术生产天然化合物的生物科技企业,生合万物正在做两类转化:一是向市场提供高品质、价格合理的天然化合物单体;另一方面,希望与药物、保健品、化妆品研发机构的科学家或企业一起,深入研究人参皂苷单体及其他天然化合物的功能机制和成药性,针对人体健康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发不同类别的新型高效产品。”生合万物董事长赵国屏院士表示。

目前,生合万物经第三方专利资产评估、上海技术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得了13组共33个与皂苷合成相关专利的转让,其中15个化合物的发酵产率已达到产业化水平。生合万物现有产品管线主要覆盖多种人参皂苷单体等天然化合物,包括人参皂苷CK、Rg3、Rh1、Rh2、F1、Rg2和三七皂苷R1、R2等稀有成分。

据了解,上述合成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志华课题组完成;针对稀有人参皂苷等天然化合物,该团队已具备较为完整的研发链条:从生物合成路线探索、合成元件挖掘表征、细胞工厂One-Pot合成,到元件途径优化、产物产量提高。

人参皂苷作为生合万物的代表产品,在药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等市场,拥有着巨大的潜能。通过从头合成的生物合成技术制备,生合万物可以实现人参皂苷的各种单体成分的高产率、高纯度、低成本的生产。目前,公司人参皂苷的产率提高了数千倍,纯度超过99.5%。

平台能力方面,生合万物形成了完整的天然化合物的途径解析、设计、重构和定向异源合成的生物技术平台。基于此平台,团队解析了稀有人参皂苷、三七皂苷(R1,R2和U)和绞股蓝皂苷(XIII,XVII和LXXV)等20余种三萜皂苷的合成途径。未来将结合大数据及团队前期建设的生物元件与数据库,并引入AI技术,打造生物元件的理性设计和细胞工厂的自动化铸造技术。

在具体产品布局上,生合万物结合妆品、保健品、药品的开发特点,进行了短期、中期、长期的部署。具体而言:短期,重点实现化妆品原料的生产与销售;中期,针对中医提倡的“治未病”或现代医学所指的“亚健康”,开发功效可验证的保健食品;长期(十年内),针对阿尔茨海默症、肿瘤、心脑血管等领域适应症,开发天然化合物创新药物。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构建人工细胞工厂,来发酵天然化合物,这一新型开发方式备受学界、业界关注,萜类化合物青蒿素的新型合成模式便是成功范例。天然化合物开发方面,中国科学界在实验室层面已积累了许多学术进展,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开发和应用,相关企业值得跟踪关注。

投资人观点

毅达资本投资人王宇:天然化合物具有较优越的生物学活性且应用广泛,但传统的生物提取和化学合成方式存在程序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等不足,使得传统中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困难重重。生合万物打通了多个人参皂苷的生物合成路径,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制备天然化合物,对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毅达资本愿深度陪伴生合万物成长,一起推动合成生物学的发展。

中科天使基金项目负责人罗鲲:合成生物学被称为改变人类未来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是一个极具活力的朝阳行业。生合万物起源于国家首批“973”合成生物学项目之一,以稀有人参皂苷异源合成为起点,公司打造了集上下游一体的合成生物平台,已有十多个产品达到产业化标准。创始团队在天然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真菌微生物领域有着十多年的积累,掌握了国际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中科天使看好生合万物在合成生物领域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布局,期望同生合万物一起成长,实现「生物合成万物」。

参考文章:

基于合成生物技术平台,「生合万物」开发人参皂苷等天然化合物

专访赵国屏院士:用合成生物学解决真问题,科学入口处必须根绝犹豫

关键词: 天然化合物 人参皂苷 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