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发布重磅功能,刷掌支付来了,视频号将支持付费订阅

时隔两个多月,第二场微信公开课,视频号再站上 C 位,这就是马化腾口中「全场希望」拥有的待遇。


【资料图】

尽管没等来张小龙亮相的「微信之夜」,但通过视频号今晚发布的新功能,我们也能瞥见微信对于视频号未来的布局。

在 2021 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谈到了许多关于视频号的思考和畅想,在介绍今晚微信公开课的内容前,有必要再简单回顾一下,你会发现视频号正一步步完成当初张小龙对视频号的构想。

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不如说是「号」。因为有了一个公开的号,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了一个公开发声的身份。 视频号希望的是人人都能表达,而不是只有网红和大 V 的表演。 视频号是结构化的视频内容的载体。我相信以后微信里面流通的视频,越来越多的会以视频号视频的形式存在,而不是视频文件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视频号的内容挂在名片上,我们以前为什么不做一个类似这样的展示自己的一些精选的照片和视频的功能?

2 倍的作者活跃,3 倍的用户消费时长,4 倍的万粉作者,1.9 亿的春晚直播观看量,800% 直播带货销售额的增长,447% 的主播总收入增长。

这是 3 月难得的微信公开课 PRO 重头戏吗?

不是。腾讯视频号团队负责人张孝超对这些让人兴奋的数字只是轻轻带过,更多都在说微信对产品——或者更直接点说就是对视频号的思考。

一张名片,串联整个微信生态

原子化组件的概念是微信团队每年都会提起的词语,今年视频号则为这个这个词做了更清晰的注解: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原子组件,但你可以在微信每一个角落看到微信丰富的内容生态系统。

当我们在设定视频号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从微信团队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来想,我们要建一个怎样的能力让原子化的这个组件能够在整个微信体系里面自由地流转?这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何让视频创作者盈利,是视频号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探讨的问题。2022 年,视频号直播带货销售增长了 800%,累计有收入的作者数对比 2021 年增长了 2.64 倍。但这只是微信对作者收入探索的开端,微信还在尝试更多可能。

首先是个人公开名片。在个人的公开名片上,从视频作品到直播动态都可以展现。在未来,个人名片还将可以与音乐作品、商品等关联,让创作者的作品得到更全面的展示,也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变现盈利。

个人名片与视频号类似,也将可以在公众号、小程序、搜一搜、企业微信等微信生态中里流转。方便作品分享和内容分发。

个人名片中对音乐作品的展示,来自用户对音频的需求。视频号团队发现,有些用户会在自己的视频号中发布纯音频内容,就开始思考该如何在目前视频流直播广场中分发音频内容的可能性。这并不是微信要推出一个音频应用或者「音频号」,只是对用户需求进行的一些思考。

在新的一年里,微信也会去思考如何去创建和构建一个长音频场景,这或许会让播客平台紧张,但对播客行业的内容创业者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

视频号将上线付费订阅

为了帮助创作者获得收入,视频号还将上线创作分成计划和付费订阅服务。

当你加入创作分成计划后,广告系统会自动分辨视频内容,并挂载合适的广告,没有微信互选平台复杂的操作,在线上就能轻松参与计划。

付费订阅则是视频号的会员机制,创作者可以在付费内容专区为付费会员提供更深度的专属视频,激励创作者去制作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提高收入。

原子组件的全生态流转,个人名片的高效展示,再加上创作收入的新尝试,2023 年的微信视频号,想让创作者获得更多收入。

手掌变成微信 ID,支付新方式

在微信支付的分享中,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刷掌支付」。

不再硬刚刷脸支付转刷手,微信支付团队也有新的问题:

光线:线下场景中的不同光线让识别的难度提升 生理:用户的肤色,手是否受伤,是否有茧子

很难,但微信依旧要做。

因为在人脸识别模型仍难以区分双胞胎这样相似的面容时,刷掌支付是一种更可靠的身份验证方法。一方面有掌纹,另一方面有掌静脉,刷掌支付作为一种双因子验证的支付方式也不是和刷脸支付二选一的存在。

在线下场景中,二者很可能是可以相互配合的,都是为了用户不掏出手机就能完成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在去年 9 月就申请了非接触式支付技术的专利,10 月微信又多了一个新的刷掌支付小程序。这些提前做好的准备终于在来年的 3 月向外界揭开了一些神秘面纱,至少让人们知道微信确实在尝试一种新的支付方式。

头号玩家视频号

微信支付想要让手掌变成人们线下的微信 ID。视频号则想要成为最优质的内容平台,这可能是所有视频平台的梦想,只是最优质难以判定,而用户最活跃却是有数字支撑的。

在去年的第四季度,微信视频号的用户时长已经超过朋友圈。如果按照 QuestMobile 的数据,早在 2022 年 6 月微信视频号活跃用户规模就突破 8 亿,超过了抖音( 6.8 亿)和快手(3.9 亿)。

但你要说视频号已经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视频平台,多少又会有些和直觉不符。

恐怕在很多人心中,抖音快手,甚至体体量小得多的 B 站的存在感还更强强。

这里至少有两个比较显性的因素。

一个是微信重产品而非运营的历史经验,在视频这个重运营的品类上没能完全成功复制。

微信向来主张产品能力让事情运转起来。张小龙在 2021 年的演讲中提到,「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强调强运营,系统和规则会比运营的效率高太多了。」

不过从实际行动上,这个思维似乎至少在视频号里也渐渐扭转。这两年几次出圈的视频号演唱会,就是一个重运营的产物,而且微信内部也得到了认可。

另外则是视频号还没出现一批头部创作者,这也是过去视频号轻运营的一个结果。

对于内容平台而言,头部博主的标杆效应不可忽视。抖音的小杨哥,淘宝的李佳琦,B站的百大Up主……虽然头部创作者过度虹吸平台流量会挤压其他创作者的空间,但平台和头部创作者会在相互博弈中达到生态平衡,而非完全去头部化,这在过去十年最成功的内容生态——公众号也不例外,

这只是微信视频号的第三年,无论是内容生态,还是商业化,都还有着巨大潜力还没释放。即便上述的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视频号无疑已经是国内头部的视频平台。

今晚,微信则给了我们对视频号更大的想象力,从视频号的付费订阅功能,到洞察到知识类创作者将视频转化成音频的需求,可见微信有意在给视频号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和变现工具。

我们相信这只是开始,在视频号被当作「腾讯未来新增长引擎」的厚望时,除了创作工具和商业化能力不断完善外,很多历史问题或许也会更快被解决,而接近中国网民数量上限的用户数,为微信争取到了足够多的时间留在牌桌上,并成为头号玩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