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讯:人生停滞感,如何摆脱?

好像每个人都有这种状态:

隔段时间,被说不清的情绪困扰,无精打采,仿佛被掏空一般,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就想摆烂;即便有所好转,它就像肚里的蛔虫约好的一样,定期来纠缠。


(资料图)

讲真的,我们刚毕业那会儿,身上有很多冲动,如:

梦想读博士,将来成为一流科研人员,在垂直领域有所造诣,像企业家那样做出一流公司,甚至像某个明星,站在舞台中央被万人追捧。

可是呢,步入工作后发现,理想和现实有巨大差异,伴随着每天做着重复性工作,一股反差感就迎面而来,你就会思考奋斗终局在哪里?自己的路是否正确?等问题。

32岁左右,更为常见。

自己事业刚起步,结婚生子、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就被扣在头上,有时,面对市场压力,加上回到家中柴米油盐等场景,总感觉自己像“老鼠赛跑”游戏中的老鼠,被套住。

人非感性或理性动物,我们并不能长期努力下去,假设一旦工作、感情某个阶段无法突破,就会出现停滞感,此现象没那么可怕,它不过是一种阶段转换的信号。

1.关于停滞感

然而,什么是停滞感呢?当搜索该词汇,百科中并没有明确定义,我只能从三个方面找到带有它的表述。

第一个,来源微博、B站、豆瓣等平台,诸多网友的微观感受。形容吃食物时,通过口腔进入食道缓慢,并带有异物感,仿佛被卡主的感觉。

第二个,来自于埃里克森(1902~1994)人格发展理论。意思是,从出生到老去人生会经历8个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转换时,带来的变化无法快速适应,就会出现停滞状态。

它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斯·维特利博士(Dr.Denis Waitley)提出的“停滞效应”(Stagnation effect)有所相似,其觉得,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法快速适应学习升级带来的变化。

比如:

许多一年级学生,成绩呈稳步发展,升到初二以后,出现暂停卡段现象。

使得自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始终解不开一个结,陷入为什么花费比一年级还多的精力,却没有丝毫进步的状态。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自我,悲观、烦恼接憧而至,若家长和老师不及时开导教育,轻则神经衰弱,影响学习,重者患上焦虑症或神经症。

第三个,来源于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格兰特(Adam Grant)发表在纽约时报文章中提到的词汇“languishing”。

这个词,最早由社会学家科里·凯斯(Corey Keyes)提出,他说许多人没有抑郁症,却没有茁长成长感;原意表述是,我们不是精疲力尽,仍有精力,也不是抑郁症,就是有些想不开。

我们只是感觉一瞬间看不到方向,过着一种平静的,又绝望的生活,似曾空虚又停滞,还满怀焦虑,总感觉浑浑噩噩在度日。

就像汽车挡风玻璃被隔着一层雾蒙蒙的灰尘,挥之不去,他还认为,2021年以来每个人都会拥有这种“主导情绪”,市面诸多现象,已经映射出来。

比如:

干湿分离上班(上班疯狂划水学习工作以外的干货知识),假装在工作(肉体在公司,灵魂在家里,魂不附体,魂不守舍),出勤主义(即便身体不适,为了金钱也要带病工作,突出加班精神)。

所以把三者放在一起,可以通俗理解成:

人就像一台疯狂运转的电脑,工作24、48小时可以接受,72小时永不停歇时,性能难免就会大打折扣,而停滞本身是一种生命周期转化状态(life transition),以及转换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心理学家也曾肯定,处于这种状态下,短期看,你的身体机能完全发挥不出现,削弱动力,扰乱注意力,但是,长期却影响重大。

《健康与社会行为》杂志做过一项研究报道,研究结果显示,在25-75岁的成年人里,56.6%的人身心处于中等状态,12.1%的人符合停滞感标准,仅有17.2%的人是健康状态。

在12.1%的人群里,未来十年出现严重焦虑,患上抑郁症的人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这种状态可能被我们严重忽略了。

有网友甚至表示“几个月以来,这正是我的感受,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工作很难完成,我已经失去所有动力,但又不能用抑郁来形容,该词汇似乎太强烈,我只是过得不好”,

若你处于此类情况中,也不必自责,至少现在能够清晰认知到状况;那么,与此相对的状态是什么样呢?

我想,可能用一个词完全无法精准描述,它应该是一种,即便知道没有大富大贵的命运,也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不断改变中成长,英文中有个词汇叫“flourishing”,更能描述这种状态。

具体什么意思呢?

拥有目标和快乐的感觉,充满激情、处于幸福感顶峰,有很强意义感和掌控力,认为自己对他人很重要,似乎充满活力,没有任何心理疾病,即便有精疲力尽时刻,也能在短期调整后,快速步入正轨。

所以,按照心理学尺度准确来说,停滞感是处于抑郁(depression)到繁荣幸福(flourishing)之间状态,它并非平衡秤的两端,而是「支点部分」。

2.内外部因素

为什么停滞感,会突然涌入心头?我们可以从“外在因素”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外部因素上,应激是医学和心理学上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称之为“压力”,具体表现为,个体觉察危险刺激时,所做出的适当性、和应对性过程,它 会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回顾2003年我国SARS疫情后,便出现大量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患者,同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给不少人群,带来一定心理伤害。

这两年,为防止疫情继续扩散蔓延,维护大家生命安全,我国各地政府也采取相关管理措施,比如:

学校延迟开学,非必要不办线下活动,企业延迟开工或线上办公,正是这种对生活、工作的不确定性,加上一些中年群体面临房贷等压力,我们心理状态就产生了影响。

身边一位餐饮老板说:

我们全国有几十家连锁餐饮,现在大家都不出门,外卖基本属于一人制、二人制轻餐,对较大平米店简直是一种新型挑战。

过去一年,几乎在挣扎和慌乱中度过,左手面临业务转型,右手面临现金流扭转问题,不知不觉,疲惫感已经卷入心底,简直是一场心理实验。

心理学研究发现,掌控感对每个人至关重要,如果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人们越容易对自己可能无法面对的状况而担忧。

可以说,疫情把健康、生命等平常不会被着重思考的问题,直接放大在我们面前,要是经历巨大悲痛打击,未来感觉更不客观,所以,能够看出「停滞感」不仅在生活环境里,也会在个人脑中。

从内部条件看,心理学三巨头(阿德勒、佛洛依德、荣格)通过大量作品研究论述,心智成熟上,虽然可以停留在某个阶段,但是社会的发展,未必就让你永远停在该阶段。

比如:

5-12岁时,我们以父母、老师教育理念为中心,忠于他们;12岁-18岁就会迎来人生第二个反抗期,你开始忠于自己,做想做的事,拥有个性、自主想法。

步入社会后,你会觉得,原来在我眼里无所不能的父母,如此渺小,你要和身边的人打交道,学会如何沟通,做事,在交互下获得酬劳;35岁后,你的关注点开始从聚焦事业,分成家庭,孩子两大部分。

假设,你已经结婚,如果再用刚步入社会时的心智处理问题,就难免不匹配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就会陷入「停滞状态」,艾里克森(1902~1994)把它划分为「心理社会危机」。

简单讲,你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适应,乃至失调,停滞感就会出现。

同时,克服两者矛盾时,很大程度又依赖经验解决,而不是靠发展规律,内在联系,就有点“逆风而行”的感觉。

或者:

很多职场人本科毕业,工作5-7年又回去读MBA,考研究生,这是为什么呢?

一部分原因,觉得自己当下能力似乎无法匹配职场需要,试图通过深造,混高端人脉,来解开未来迷茫谜题。

事实上,通过这种手段,有时候并无法改变停滞状态,还可能因为眼界被扩大后,发现能力根本跟不上,最终造成自己成为一个“侃侃而谈”,眼光手低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当你越关注内卷、疲惫现象和压力时,越容易激发生理层面的警觉系统,它会让你时刻,头脑神经紧绷,将消耗更多能力。

除此外,不少人都有“报复性熬夜情况”(Kroese et al, 2014),没有任何外部环境阻止下,你经常没有在预定时间内,上床睡觉。

你总觉得多看几分钟手机,并不会影响第二天工作,然而,它却很容易消耗你第二天的工作状态。

即便你认为没事,大脑认知资源却在不停调动,长期以来,那种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的干劲,自然被消磨掉,这都是长期让人陷入停滞感的原因。

当然,人类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有限,现在媒介行为,也在重塑我们对生活的认知,你每天投入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沟通中,情感成本无形在增加,那些糟糕新闻,也会给你带来紧绷感。

可以说,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加上内部人的心智成熟与社会发展,适应度不匹配,大脑又敏感,又喜欢确定性,即便知道很多事情无法运筹帷幄,改变过程中,也会使劲消耗你。

3.停滞是平衡折射

另外停滞感背面,实则是一种平衡的折射。

从化学角度看,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向反应速度相等,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该反应就会平静而繁忙地进行着,没有混乱,充满秩序感。

有段话出自《道德经》,叫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什么意思呢?

不走极端,理性中和,做事适度,从而使得各方面保持和谐而有序,但是你会发现,任何时代,奋斗,上进,进去都是人们提倡的,这难免就会造成一种不平衡。

拿管理而言:

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平衡了,效率会提高吗?就像,你好我好,大家会真的好吗?不是的,当大家好时,公司可能就离倒闭不远了。

所以,但凡涉及管理就需要鲶鱼效应,因为只有不平衡才能产生动能、才能促使正常运行,可不平衡意味着动荡、竞争、模糊和混乱,它们往往以各种问题形式出现,并成为常态。

当某些问题得以解决,匹配的组织效率也会提升,这种从低层级到高级循环的过程,才能促使公司和社会良性发展。

换到人生角度,也是同样。

纵观整个生命过程,我们任何的life transition(人生阶段的改变,身份角色转换)都会伴随着巨大压力,小朋友第一次上学、中年人要养活一家人等。

这些life transition难道不需要自己平衡吗?所以,“得”和“失”冲突最强烈阶段,人身体和认知才是最巅峰时期,你以为的停滞,换言之,是需要思考我下个阶段肩负什么样的使命。

话说回来,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巅峰之后,随之而来的下坠感,其中不乏体力,脑力,外表,职业等方面。

比如:

跟身边的朋友聊天,我经常提到职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你现在看似混的很好,在某个岗位深受大家爱戴,是因为岗位本身给你赋能的光环。

我身边有一批公关从业人员(Public Relations),前几年市场部有预算时,很多乙方公司又是上门拜访,又是送礼的,这两年失业后无人无津,感觉自己价值感全无。

所以,你不能太乐观,觉得自己很厉害,本以为的职业高原,下一阶段就会出现“职业平原”甚至盆地,这和创业开公司一个道理。

当然,还是要区分一下,年轻人“升不上去”和“中年危机的升不上去”所产生的停滞感完全不同。

前者无法升职,一般遇到逆水行舟的形势,你懂的少,别人自然不想用你,换个赛道,换个领导,努力一把还能继续前进,即便暂时出现动荡,用长远眼光看,总体是上升的。

中年危机的升不上去,所产生停滞感,实则因为职业第一曲线已经在最顶端,这种事业的横盘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年龄劣势和规律造成。

举个例子:

两个人同时35岁,一位VP级别,一位专家岗,都想往上升哪个概率更大?显然是后者,因为前者再往上已经是COO或联合创始人,这种竞争并非靠能力,而是视野和认知。

后者不同,靠专业吃饭兴许能够成为一名leader,但也未必长久,公司角度会看替代成本有多大,假设有位年轻人比你厉害还便宜,那无疑,结果也很明显,不久将来就会被取代。

所以,平衡本身要求你,当正在体验巅峰,或者已经下坠底谷,都需要把那些失去感,转化成获得感,即“我得到了什么”,这样才能避免种种情绪问题,或者职业停滞的中年危机。

4.如何摆脱停滞

或许,是时候评估下这种困境了。

假设你没有学过心理学,对抗停滞感的内心策略,通常是放大对成功的渴望,调动全部意志力,投入到“内卷”洪流中,最终把自己卷的无力适从。

其实,不是解决某个现实问题,就可以摆脱停滞感,而是要先解决自己的情绪体验,梳理认知模式,重新思考整体规划,并采取有效行动,才能解决现实问题。

假设只盯着事业目标,忘记生活和内心觉察,反而更容易被停滞卡住,我是如何做的呢?

这四个方面你可以进行参考:1)减少干扰时间,2)自我校正,3)给自己一些惊喜,4)尝试新事物,寻找联系

首先,想不通问题时,先从事情中抽离出来。

即便最成功的领导者,职业生涯中,也会感觉时常陷入迟滞之中,他们也经常想解决一个问题时,发现突然间毫无章法可言,甚至怎么绞尽脑汁苦苦思索,都找不出答案。

尽管,问便身边所有和自己认知高度一样的人,也无法获得帮助,所以唯一需要做的是什么?放下一切。

“不做就是做”,如同公司寻找第二曲线,创始人想不明白,不代表团队就不行,你可以把战略方向告知团队一二,将自己抽离出来十天半个月,他们一样能摸索出道路。

其次,自我校正本身,是看看我应该干什么。

我身边有很多老大哥,不到40岁年龄,突然要去整牙,要么读个硕士学位,甚至报学习班疯狂减肥,要么躺平读书,我经常说,你这种偏见不是不对,是认不清自己。

所谓校正(self correction),指能够按照自己实际情况,来对目标进行调整,重新评估家庭、事业、生活、爱好等方方面面,可以做加减法,但是要匹配年轻段所承担的责任后,再进行抉择。

所以,我一般说,如果你有足够时间,精力、金钱去做这些,可以选择;如果投入的精力,并不能对抗失落感,反而增加该年龄的额外烦恼,就不应该行动。

在我的观念里,你可以因为想要躺平而读书,但不能因为快40岁了才去读书,你可以因为容貌不自信而整牙,但不要40岁,没有富裕的钱,还要去整牙。

另外,给自己制造一些品位,值得庆祝的事。

研究表明,不仅是重要的事情值得铭记,微小时刻对幸福也很重要,心理学家称之为“品位”(savor),意思是欣赏当下,分享微小的胜利,留意身边的美好事物。

2012年一项针对大学的研究,学生被要求每周拍照2次,至少5张照片用来记录生活,结果发现,那些会拍照、喜欢记录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小事的快乐所感染。

当然,若你的生活一切尚不明晰,不妨寻找一个小目标,像用心整理房间、慢跑、一分钟冥想,完整简单能够及时反馈的正向任务,也能摆脱停滞感。

再者,尝试与圈外人联系,做一些新鲜事物。

languishing概念提出者科里·凯斯(Corey Keyes)认为,对整体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应属于生活兴趣,逃离固有圈子,通过外界组织参加一些额外活动,幸福感会随之而来。

我经常在六日时参加打卡跑步、读书小组的活动,有些事情,我们并非要带着“价值衡量”的眼光出发,往往才能挖掘出不同的价值感。

过程中,我经常会把自己的困惑表达出来,与不同的人交流想法,有时,这种无意义的互动,会成为打开心理无解问题的素材,你不一定要维护长久关系,短期交谈也会带来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到空旷景点去,享受绿色带来的视野冲击,也能让你觉得“如此美好”,那时的“停滞”就会成为一种感觉,是了别和心念。

总体而言:

心有皈依处,莲花自然开。

想要摆脱停滞,就先学会平衡,想要找到平衡,就要接纳一切不平衡,唯有将失去感转化成获得感,在小事中满足,才能不断拨云见雾,不是吗?

文献参考:

1.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学生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第34期

2.岳文浩,潘方,张红静,等 ,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17.

关键词: 心理学家 心理健康 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