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水果零售商”圆梦港股,市值一度超百亿
四次冲击IPO的百果园终于如愿在港股上市。
1月16日,百果园集团在港股上市,开盘涨幅一度扩大至25%,报7港元/股,市值超过110亿港元。截至收盘,百果园最终报6港元,上涨7.14%,总市值94.74亿港元。
目前,我国水果零售市场已经达到万亿规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零售额计,2021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预计将保持7.6%的复合年增长率,近5年来年均增速约为8.2%。预计到2026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7万亿元以上,人均消费量将增长至60.5千克,年均增速约2.8%。
(资料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按2021年水果零售额计,百果园是中国第一大水果零售商,占中国总市场份额1.0%,而五大参与者合计占总市场份额3.6%。
卖水果20年,年营收超100亿元
1968年,余惠勇出生在江西省的一个村庄,大学他选择进入了一所农业大学,九十年代初,因为专业的原因,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地农科院专门研究及开发食用菌。他对工作非常认真勤奋,在他来到之前,温室基地几乎破产,但其加入后不到一年,利润已超过去五年的总和。
然而,不甘于日复一日的“铁饭碗”,余惠勇开始南下深圳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水果零售连锁市场这个空白领域,此时国内水果销售多集中于大型商超或小摊小贩,他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有机会做大。
随后,余惠勇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水果连锁加盟店,命名为百果园,开业首日成交额近2万元,百果园的水果江湖由此展开。
余惠勇
2001年,百果园公司在深圳注册成立。
2002年,首家百果园门店在深圳开业。
2008年,“网上百果园”上线,进一步拓展网络销售渠道。
2009年,百果园正式推出“三无退货”服务标准。
2013年,百果园率先在国内建立并推出以口感为导向的水果质量分类体系。
2016年,百果园APP正式上线,开启全新水果电商业态,同时百果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证。
2017年,百果园采购交易平台上线,打造行业级供应商交易平台。同年,收购果多美,实现多渠道品牌运营。
2019年,推出百果园大生鲜战略,进入生鲜市场,将业务拓展至生鲜零售。
2020年,推出“熊猫大鲜”,作为公司其他新鲜食品的品牌名。
2021年,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20年间,百果园已开遍中国的大街小巷,门店数超5600家,年营收超100亿元,在中国所有水果专营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
目前,百果园拥有中国水果行业最大的分销网络,旗下有“百果园”和“果多美”两个品牌,在国内的线下门店共有5645家,其中5626家为加盟门店,19家为自营门店,主要集中在居民区、商业街等高人流量区位,遍布22个省份140个城市。
多次融资,四次冲击IPO
2015年以来,百果园已经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先驱投资、金雅福投资、知春资本、基石资本、中金公司等知名机构。2018年,百果园获得了4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规模达到15亿元。
尽管受到资本青睐,但百果园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三年内四次冲击IPO。
2020年6月1日,百果园向中国证监会国际部递交文件,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同年11月,百果园改道A股,与民生证券签订辅导协议,拟深圳创业板IPO,并在深圳证监局进行了辅导备案。
2022年5月2日,百果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欲冲击国内“水果零售第一股”。
2022年11月16日,百果园再次递交了招股书,并于12月20日通过了上市聆讯,今天百果园终于在港交所上市。
百果园门店
据悉,百果园此次上市发售7894.75万股,其中香港发售789.5万股,国际发售7105.25万股,每手500股,一手中签率19.99%,香港公开发售获12.20倍认购,净筹3.661亿港元,当中约45%将用于改善及加强集团的运营及供应链体系,约25%将用于升级和改进集团的核心信息技术系统和基础设施(主要为中台)。
此外,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的约25.0%将用于偿还集团部分有息银行借款;以及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的约5.0%将用作集团的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上半年,百果园的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和59.1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48亿元、0.46亿元、2.21亿元和1.86亿元;毛利率分別为9.8%、9.1%、11.2%和11.5%。
在百果园股权架构中,IPO前,创始人余惠勇直接持股25.6%,通过深圳惠林持股3.9247%。同时,员工持股平台宏愿善果持股8.6499%,恒义利投资持股8.0442%。这些股东构成百果园的控股股东。
与此同时,宏愿善果由余惠勇控制,持股比例为0.71%,徐艳林则持有宏愿善果29.8%的股份,合计30.5%。恒义利投资,余惠勇持有1%的股权,徐艳林持有39%的股权,合计40%。此外,员工持股平台汇智众享持有百果园2.8675%的股份,由余惠勇控制,后者持有汇智众享0.0003%股权。其中,余惠勇为百果园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徐艳林为百果园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二人为夫妻关系。
据此计算,余惠勇、徐艳林夫妻二人合计控制百果园约35.38%的股权。按照开盘价计算,余惠勇夫妇身家约36亿港元。
拓展线上渠道,发力大生鲜领域
卖水果本是一门传统的生意,但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水果销售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被看作是电商蓝海,百果园适时抓住时机,拓展线上渠道。
与此同时,受益于线上线下数字化基础,百果园也开始发力大生鲜领域。在过去20年,百果园是卖好水果的,开展“大生鲜”战略,是要让消费者认识到,百果园不是只有好水果,还有好的生鲜产品。
2008年,百果园上线了“网上百果园”;2016年,上线手机App“百果园”;2019年,百果园提出“大生鲜战略”,将业务品类扩张至全生鲜。同年4月,百果园上线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并于同年下半年在广深地区试水“卖菜”,将销售品类从水果扩展到生鲜。
2020年,百果园将目光聚焦到社区团购,于当年10月,推出社区团购“熊猫大鲜”,消费者当日下单次日前往门店自提,这是百果园在全品类生鲜电商的重要布局。
熊猫大鲜第一次举办专项主题品鉴会
目前,“熊猫大鲜”已涵盖蔬菜、水果、肉蛋、乳品烘焙、海鲜水产、方便速食、粮油调味、熟食冻品、南北干活、酒水饮料、休闲零食、餐厨家居等多个大类,其中自有商品将近200个。
如今,百果园的线上渠道包括百果园APP、微信小程序、天猫、京东等电商及抖音等社交商务平台上的网店。另外,还跟美团、口碑、饿了么等提供及时配送服务的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品类多、品种全的生鲜消费产品。
通过各分销渠道,百果园会员总人数已超过7300万,付费会员数超过93万,2021年平均月活会员数超过700万。
百果园的主要收益来源于水果及其他食品的销售,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其销售水果及其他食品的收入分别为87.50亿元、86.37亿元、99.92亿元以及57.31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97.5%、97.6%、97.1%以及96.9%。
其中,2019年-2021年,百果园大生鲜销售收入分别为3289万元、7672.4万元和 2.0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38%、0.89% 和2.04%。2022年上半年,百果园大生鲜板块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72.4%,在总营收的占比达2.7%。
成功上市后,仍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上市成功,但百果园目前仍然面临一些难题。
第一,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且毛利率较低。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百果园销售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2%、90.9%、88.8%和88.5%。在这其中,主要为水果采购成本的存货销售成本均在95%以上,运输费用占销售成本2%左右。
受限于高成本,百果园的毛利率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2019-2021年分别为毛利率分别为9.8%、9.1%和11.2%。
与先于其上市的洪九果品相比,虽然两者营收规模不相上下,但2022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的毛利为11.23亿元,毛利率为19.6%;而百果园的毛利为6.77亿元,毛利率为11.5%,仅是前者的一半。
从两者商业模式来看,百果园更“重”一些,业务涉及种植端、渠道端和零售端上下游,正是由于投资成本巨大,所以导致整体毛利不高。
第二,线上业务待突破。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在生鲜行业,线上的渗透率仅3.4%但增速保持在40%以上,其中生鲜水果2019年的渗透率接近20%。自疫情发生以来,百果园开始加快线上转型,目前在线分销渠道主要为百果园APP、百果园微信小程序、天猫及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旗舰店,以及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不过,2019年至今,百果园线上业务收入占比始终在4%以下,仍有待进一步发展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百果园能将水果做到高品质,是因其拥有产业基地和强大的供应链、渠道优势、规模优势等支撑。而从水果跨界到生鲜,不仅投入重,时间成本会很高。而且,生鲜行业竞争激烈。未来,百果园想要在全品类生鲜上实现高品质,在生鲜电商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在上游端建立产品标准,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