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 | 低至548元/套,“暴利变平价”的种植牙如何寻求增量市场?

种植牙集采面纱终于被揭下。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成都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值得关注的是,有中国品牌以钛合金种植体599元/套的价格拟中选,被称为“地板价”。

据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集采后产品降价效果明显,消费者直接受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另外,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参与此次集采,其中包括1.4万家民营医疗机构,整体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民营医疗机构的加入,也让种植牙集采打开了更大的议价空间。

据了解,预计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种植牙费用综合治理结果落地实施,患者将全面享受到降价后的种植牙服务。

暴利时代结束,利好国产品牌

《2020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人口总缺牙数达到26.42亿颗,潜在种植牙数量1888万颗,潜在种植牙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巨大市场需求的另一端,是种植牙被称“种一口牙能买辆宝马车”的高利润。价格虚高也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在公立医院,种植牙价格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源于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种植体系统和牙冠的收费一般要控制在种植牙总费用的三成左右,即要控制成本率,否则会影响医院的绩效考核。这意味着,如果种植牙的材料成本是5000元,总收费就不会低于15000元。在医院的种牙总费用中,还包括1000多元的手术费、护士人力、设备费用以及医院运营管理成本等。

而在一般民营医院或诊所,没有成本率的硬性规定,再加上进货更灵活(可以厂家直销),手续比公立医院少等因素,种牙会相对便宜一些。

顺着“种植牙降价”的呼声日渐高涨,种植牙集采艰难落地。种植牙集采曾经被业内视为“最难”的集采。其核心原因在于产品本身价格高,没有医保覆盖,且构成复杂(由种植体、修复基台、愈合基台、转移杆、种植体替代体组成种植体产品系统),还涉及民营医疗机构占比多(占比约有80%)的问题,都让本次集采面对多重考验。

为此,本次集采创新了“k值”计算法,通过科学的计数方式取产品市场有效低价数。据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介绍,新的“k值”计算法对本身的低价产品来说,价格变动幅度影响较小;但对原本价格昂贵的产品而言,则需要更大的降价力度才能入围,确保产品降价更科学合理。也因此,从效果上看,几乎国内市场的品牌产品都参与到了本次集采竞标竞价

根据国海证券研报的数据,国产、韩系及欧美系种植体在口腔医院的进货价分别为400~600元、500~800元、1800~2300元的档位而除了种植体,一套种植体系统还包括愈合基台、修复基台,以及转移杆、替代体、印模柱,用以辅助制作牙冠,总的算下来,“身价”4000元至8000元。

但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品牌大多在2010年前后起步,迄今20余家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约为6.8%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市场仍以韩系和欧美系品牌为主,其中市占率前5大品牌分别为韩国奥齿泰Osstem、韩国登腾Dentium、瑞士士卓曼Strauman、美国丹纳赫(收购了诺贝尔Nobel)以及美国登士柏西诺德Dentsply Sirona,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国产企业不断进行研发,追赶国际领先技术,获批上市的种植体数量逐渐增多,具有质优价廉的优势。此次集采,国产品牌即有望借助该优势以价换量,实现进口替代加速。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即表示,“本次集采对国产厂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借助价格发力销量、推出品牌并带动高端产品研发的时机。”

降价后,种植牙的增量市场在哪里?

不过,种植牙整体降价局面已打开,接下来的增量市场充满未知。

一位从业者表达出了他的担忧。按照他的经验,第四季度一般是销售旺季,但2022年的业绩情况并不理想,11、12月的业务可以说是惨淡,由此也引发对2023年销量的负面想象。他还担心,服务费用下降,是否会影响到医生的积极性。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医生资源还没有完全养成,专业种植牙医生存在缺口。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中国的口腔医疗机构达到11万家,但口腔执业医师仅19.5万名,平均下来中国每百万人仅有牙医175名。而欧洲、美国的这一数字分别达到810名、608名。据国海证券调研,中国掌握种植牙技术的牙医占比只有约20%,能开展种植牙服务的医生整体不足。

而在种植牙服务的供给端还没有显著提升时,种植牙手术和服务限价控费政策施行,种牙难的问题也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不过更多的行业人士指出,这是个重要的利好政策,认为相较其他类别的耗材集采,口腔医疗领域的集采面临民营市场占主导情况,价格降低能直接带来渗透率的提升,利好行业快速发展

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种植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过去高昂的口腔种植医疗费用使部分患者不得不放弃修复。但随着集采落地实现价格的大幅调控,群众的需求短期可能有较大程度地提升。据《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我国2020年的种植牙渗透率仅为25颗/万人,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0~200颗/万人,我国种植牙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另外,给企业带来增量预期的还有部分地区将种植牙纳入医保的消息。此前,宁波、蚌埠等地陆续将种植牙纳入了医保;今年1月起,内蒙古将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就包括了种植体植入、牙冠植入、口腔植骨等15个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

参照韩国的经验,近年来其医保对种植牙覆盖力度也在逐步提升——目前韩国医保对65岁以上的、种植牙在2颗及以内的老人,国家给予70%的报销,在医保力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其国内种植牙的销量增长也非常明显

此外,进口品牌还可以发力下沉市场。正如士卓曼参会代表在集采开标现场谈到:“集采之后价格全面下降,基层市场的销量也会提升,我们计划去推进这部分业务。”登腾的企业代表也提到,该品牌植体也在做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市场。

延伸阅读

种植牙服务限价、耗材集采将到来,能否改变“一口牙一辆特斯拉”?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国产品牌 愈合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