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报道:回撤30%,葛兰靠什么翻身?
从葛兰封神的那一刻起,围绕她的争议就从未间断,结局似乎也早已注定。
未来能否用“翻盘”回击质疑,是摆在她面前的最大考验。
从“医药女神”到“葛韭菜”
明星基金经理葛兰正处在水逆时刻。
(资料图片)
葛兰重仓的CXO不断走低,长春高新的阴霾还未走出,又掉入了通策医疗和恩捷股份的坑,业绩排名更是近乎垫底。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12月12日,葛兰操盘的核心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近一年下跌了近30%,在同类基金中排名2184位,位列后14%。两只新发基金中欧研究精选和中欧阿尔法净值分别跌至0.7和0.8附近,“医药女神”跌落神坛。
纵观葛兰的成长历程,在7年的职业基金经理生涯中,从崛起到巅峰再到滑落,只用了短短3年。
葛兰真正“起飞”是2019年。彼时正值“漂亮50”崛起之际,医药又是公认的长期价投赛道,葛兰凭借通策医疗、泰格医药等牙科、CXO龙头,净值实现了第一次大飞跃。数据显示,2019年中欧医疗健康涨幅高达75.23%。
▲来源:Wind
而2020年更是葛兰的封神之年。疫情成为医药板块催化剂,当家的中欧医疗健康也成为了风口上的猪。葛兰更因重仓了年度大牛股“手套茅”英科医疗一炮而红。最终基金上涨势头一直延续到2021年6月底,最高涨幅达348.29%。
在投资风格上,葛兰以高成长股为主,操作则表现为“稳准狠”。股票研究不仅精准到位,也勇于重仓持有,敢于清仓。
如对CXO的看好并重仓介入,挖掘出长春高新、通策医疗等阶段大牛、2017年对东阿阿胶的高位清仓、信立泰2018年初遇集采利空的果断清仓等。
随着基金涨幅见顶,葛兰也登上了职业生涯顶峰。而牛市有多光鲜,熊市就有多惨烈,CXO成就了葛兰,但也将其拖入了深渊。
众所周知,集采是近年来医药行业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也是葛兰重仓CXO和长春高新等消费医疗的主要原因。但由于CXO受监管趋严及海外“实体清单”影响,CXO的避风港效应逐步消散,自然葛兰也未能幸免。
另外,在投资风格上葛兰也在面临新挑战。随着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葛兰投资风格悄然改变,由挖掘成长股转为集中头部龙头的策略。
船大难掉头,受单个股票持仓市值不超其总市值10%限制,中小市值公司对净值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弱,葛兰想再次依靠成长股复制当年增长神话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当前几大重仓股仍然集中在CXO头部个股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重仓股长春高新和通策医疗等的接连暴雷,更是加重了净值压力。中欧医疗健康累计涨幅从高点的348.29%回落至今年9月的132.8%,回撤幅度达61.87%,超过了近年来偏股混合型基金54.69%的回落幅度。
此时基民对葛兰的称谓也由“医药女神”改为“葛大妈”,甚至“葛韭菜”。事实上,围绕葛兰的争议从未停止。
“激进派”选手
作为价值派代表,葛兰在操作上的激进声音不绝于耳。持续的高仓位运作和不注重择时,为大幅回撤埋下隐患。
被吐槽最多的当属重仓了。对于看好的股票,葛兰往往会重仓买入。尽管自2021年6月以来中欧健康医疗混合前十大持股占比不断下降,但当下仍在50%以上。
▲来源:Wind
但重仓问题在于波动大,能够喜提大牛股固然是皆大欢喜,而一旦遇到熊市或踩雷,不仅账面蒙受巨大损失,名誉更是直线扫地。而葛兰就属于后者。
如对长春高新的操作上,葛兰曾经的“稳准狠”风格不再,在基本面扭转的第一时刻,葛兰变得犹豫踟蹰,没有像处理东阿阿胶那般果断,更没有第一时间减仓,曾经的“代表作”光环消失殆尽。
据wind数据统计,自2017年3季度长春高新便成为了中欧医疗健康的第7大重仓股,持股数量为21.3万股,此后一路加仓,至2018年3季度已成为第一大持仓,持股数量翻倍,达50.3万股。
到2021年2季度,长春高新持仓量达到了621.1万股的最高峰,股价也达到了521.4元的历史最高价。回头来看,葛兰一路加仓自然收获不菲,仅按2017年3季度至2021年2季度的收盘价计算,区间股价涨幅高达441.05%。
然而,或许是操作风格的惯性使然,在2021年5月长春高新就已传出集采的消息,并已体现在了股价上,而葛兰对长春高新较为频繁的仓位变动甚至有“杀跌追涨”的意味。
如在2021年3季度减仓长春高新至510万股后,2021年4季度又加仓至599.2万股,而此时的持仓市值已由巅峰时期的26.21亿跌至16.26亿,跌幅达37.96%。
但此刻不同以往,长春高新的股价反弹仅仅只是下跌中继,在2022年1季度单季又迎来了38.27%的跌幅。此时的葛兰没有犹豫,直接将长春高新踢出了前20大持仓之列。
不仅长春高新,葛兰在面对“心头好”CXO的下跌时,依旧如以往般自信,采取了逆势加仓策略,直接加剧了净值的亏损。
在对药明康德的操作上,2019年4季度药明康德首次出现在中欧医疗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持股32.83万股,到2021年3季度药明康德股价最高达到171.97元的顶峰时,持仓高达4090.94万股,并成为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但在药明康德股价持续下跌时,葛兰非但没有减仓,而是选择了加仓硬抗。到2022年3季度,对药明康德的持仓又增至6188.5万股,而股价在这期间最大跌幅已超60%。
同样逆势不断加仓的例子还有普利制药、欧普康视、我武生物和通策医疗等。
从葛兰近年来的对几大重仓股的操作来看,显然没有了中小规模时对重仓股大幅减仓甚至清仓的那股“狠”劲。逆势加仓或重仓不仅放大了账面损失,也让投资者更加质疑葛兰的风控能力。
然而,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并没有因为巨大回撤而规模缩水,反而在基民的一片骂声中不断创新高。2021年底,葛兰在管基金规模超越张坤晋级“千亿顶流”。而在“后千亿”规模下,葛兰还能再造奇迹吗?
能否重登神坛?
基金规模再创新高不难理解,新基民不断入市抄底,被套基民越跌越买,加力补仓,为葛兰的激进买单。
据中欧基金公告,2020年中欧医疗健康的投资者约318.34万户,到2022年中报,这一数额已高达726.61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高达99.68%。
而葛兰被诟病最多的地方,不仅是净值大幅下降,更在于基金吸血。即便在基金面临较大下跌风险时,也没有像张坤那般及时提出限购举措,即便基金大把亏损,但管理费收到手软。
据中欧基金2022年中报,葛兰管理的9只基金上半年合计亏损达112.5亿,但收取的管理费合计超7亿。
今年9月,市场曾一度传出了葛兰因业绩不理想而离职的传闻。虽然后经中欧基金澄清,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于葛兰的质疑。
面临舆论压力,葛兰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业绩自证。而葛兰也在积极扩展自己的能力覆盖范围。
与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不同,葛兰的医疗主题基金只能投在医疗领域。而葛兰也意识到了单一领域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及赛道投资的局限性,跳出医药圈或许才是更好选择。
如当前大热的新能源板块,对于清华大学工科“科班”出身且曾有券商新能源研究经历的葛兰,自然不能错过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
2020年和2021年葛兰先后发行了中欧阿尔法和中欧研究精选两只基金,可谓是葛兰的拓荒之举。
中欧阿尔法顾名思义,侧重为投资者获取更高的市场收益;而中欧研究精选则更偏向于稳健。细看两只基金持仓,虽然定位不同,但却异曲同工,甚至有“大杂烩”之感。
此时的葛兰已经没有了刚踏入职业经理征途的锐气,两只基金还是熟悉的配方:均以投资主流赛道头部公司的稳健型为主。
如强调收益的中欧阿尔法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新能源和消费白马龙头,如隆基绿能、贵州茅台等,持仓风格反而十分类似易方达张坤的蓝筹精选混合,不同的是后者重仓了消费和互联网龙头。
中欧研究精选更是如此,但所涉及领域更加广泛,聚焦新老能源、消费、医药,前十大重仓股甚至纳入了中海油这样的超级现金奶牛。为突出稳健性,葛兰调低了前十大重仓股占比,仅为44.58%,也是葛兰旗下几大基金中占比最低的。
▲葛兰两只新基金十大重仓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大基金除前十大重仓股配置的行业外,还配有北方华创、兆易创新等科技股,真正契合了“混合”二字。
可以说,当前葛兰已覆盖了医药、新能源、消费和科技四大主流赛道,全面完成了出圈计划。
而葛兰能否再次重返巅峰,纵观基金历史风云,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封神论,辉煌时刻皆因时势。但毫无疑问的是,医药将长期受益于老龄化,葛兰在医疗领域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其所涉及的新能源等赛道同样如此。
尽管在管基金均处在低谷期,但葛兰已为未来的全面冲刺做好了准备。从长周期看,葛兰仍具有再次翻身的机会,只是时间上可能会等的有点久。